
制药废水絮凝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过滤预处理试验研究
研究一种用于高浓度制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方法.采用微生物絮凝剂和粉煤灰过滤相结合的预处理工艺,其综合的效果可以将高浓度制药废水中的COD去除80%,基本脱色澄清,且可以将对生化处理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效价予以降低.并讨论了该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1.2 絮凝试验方法先使用絮凝剂对制药废水进行絮凝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考察处理效果,注重考察COD去除量、絮凝剂连续投加的净化效果.絮凝过程中,先快速(200 r/min)搅拌30s,而后再慢速(50 r/min)搅拌2min,待静置10min,取全部经过滤后测定COD.对废水的净化效果以COD去除量进行衡量和比较.其中,絮凝条件为:1000mL废水中加入0.5mL絮凝剂后,用Ca(OH)2乳浊液或0.1M的硫酸调整 pH至7.5.1.3 粉煤灰过滤的试验方法在抽滤装置中,先将固含量为30%的粉煤灰悬浊液500mL在抽滤的条件下抽掉水,粉煤灰将会在直径为8cm的漏斗上形成均匀的滤层,并用1000mL的蒸馏水清洗,注意不能吸干,以免粉煤灰滤层出现断裂.为避免粉煤灰滤层中原有水分的干扰,过滤时要逐渐加入过滤液,在滤过200mL后停止抽滤,弃掉滤液,然后再开始抽滤,取余下的滤液作为分析的对象.
2 结果与讨论
2.1 采用絮凝剂的试验取制药废水2000mL,将微生物絮凝剂或PAC按500mg/L的加药量加入,滴加10%的Ca(OH)2乳浊液10滴,然后调整pH至7.5.制药废水的原水色度和浊度都很高,在X一次加药时影响到絮凝反应的观察.加入微生物絮凝剂或 PAC都表现出类似的效果,在日光下可以隐约看到有絮凝反应发生,但无大片的矾花.放置10min仅有少量大颗粒的物质下沉;放置2h后可以观察到有分层.使用滤纸过滤后,澄清度改变不明显,但采用粉煤灰过滤后澄清度有较大的改观.将微生物絮凝剂和PAC进行连续的加药,发现微生物絮凝剂可以连续投加,而PAC加到X三次时絮凝已比较难以出现.微生物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的不同,可在控制好pH和Ca离子浓度的条件下非常好的发生絮凝反应.
2,2从絮凝的反应机理来看,只要形成了絮凝,且水中含有可以被絮凝的污染物,水中的 COD就可以下降.由于本文所进行的是初步试验,因此只在外观方面对微生物絮凝剂和PAC进行了比较,但已经能获得相关结论。这是我们在试验中采用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原因.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加药次数和加药量进行了调整.将X一次加药的加药量逐渐增加至5000mg/L,观察发现效果相差不多.但增加Ca(OH)2乳浊液的加入量对絮凝反应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矾花.但这似乎只是Ca(OH)2作用的结果.在仅加入Ca(OH)2乳浊液的试验中,絮凝的效果非常好,但pH 值已上升到14以上,经过滤纸过滤后COD下降到12000mg/L,且色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
2.3 采用粉煤灰过滤的试验X初上述絮凝试验的固液分离采用的是滤纸,但X一次加药后的过滤效果极差,澄清度没什么变化.采用粉煤灰过滤的方法在各类文献中所见不多,主要是因为操作和滤速等方面的因素.但从过滤的角度看,粉煤灰过滤有很多X点,X先是滤料来源广泛,采用煤作为燃料的企业都有粉煤灰;二是滤料成本低廉,可以作为一次性的滤料;三是颗粒度分布均匀,便于形成X的滤层.另外,粉煤灰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粉煤灰滤层不但可以对较大的物质予以截留,还可以吸附一些污染物.而在本试验中,采用粉煤灰过滤还会对絮凝的效果有正向的影响,在粉煤灰滤层中可以出现微絮凝, 微絮凝的作用使得絮凝剂加药量能有所降低,且絮凝效果得到增强.曾将絮凝反应后未进行固液分离的废水与一定数量的粉煤灰混合一定时间,然后再用慢速滤纸过滤, 其效果明显不如采用粉煤灰滤层的效果.在本试验中粉煤灰吸附污染物的能力远低于形成.
2.4 粉煤灰过滤后的处置目前,粉煤灰的X终处置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普通填埋;②卫生填埋;③作为肥料的填加剂;④烧砖、做水泥等.经过滤后的粉煤灰由于吸附、截留了大量的有机物因而不能采用普通填埋的方式,但卫生填埋是没问题的. 由于过滤后的粉煤灰含有有机物,因此作为肥料的填加剂是非常合适的,过滤后粉煤灰的量又不是很大,比较容易找到肥料厂来消耗;另外,用于烧砖或做水泥也是没问题的.